重阳节登高吗??重阳节当天,部分地区的习俗是要进行登高活动的,登高多以登山为主。关于重阳节登高吗?以及重阳节登高吗,重阳节什么什么去登高,重阳节需要登高吗,重阳节是要登高吗,重阳节为啥要登高等问题,锦燕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重阳节登高吗?
重阳节当天,部分地区的习俗是要进行登高活动的,登高多以登山为主。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名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敬老节等等,为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由于九九两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之日,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又因九在数字中为最大数,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重阳节于历史发展的演变中,将多种民俗文化融于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传承至今,各个地区的重阳节习俗都不尽相同,大致有登高、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祭祖、赏菊、享宴祈寿等习俗。
于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 01
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据说在重阳节的时候登高可以免灾避祸,所以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除此之外,重阳节登高还有辟邪气、祈福、感恩、采集、辞青等意。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有去登高望远的习俗。
这个习俗主要来源于一个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
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
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
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
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
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
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
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
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
从此就有了九月初九登高躲避灾祸的风俗。
辟邪气之说
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
吉利之意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
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登高辞青
重阳节还是大自然中的节气之一,所以登高还有辞青的说法。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敬畏之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在古代的时候,人民生活困难,大自然给许多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
所以许多人都对大自然怀着一份敬畏之心。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精选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进言点评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