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腊八节有什么风俗,腊八节还有什么风俗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21:59

  腊八节有什么风俗,腊八节有什么习俗?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以及腊八节有什么风俗,腊八节有什么风俗,腊八节的风俗有什么,腊八节还有什么风俗,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腊八节有什么风俗

腊八节有什么风俗

  腊八节有什么习俗?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

  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

  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以上是腊八节有什么风俗的详细答案,以及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