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李鸿章有什么功和过,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功与过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22:17

  李鸿章有什么功和过,李鸿章有什么功过? 李鸿章(1823一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首领。以及李鸿章的功过,李鸿章有什么功和过,李鸿章有功吗,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功与过,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功过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李鸿章有什么功和过

李鸿章有什么功和过

  李鸿章有什么功过?

  李鸿章(1823一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首领。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1853年(咸丰三年)随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58年,赴江西入曾国藩幕府。

  1861年冬,奉曾国藩之命赴皖北募勇。

  以淮南团练为基础,仿湘军营制,编练成淮军。

  次年率淮军赴上海,在英、法、美侵略者支持下,与太平军激战。

  旋升江苏巡抚。

  大量购买洋枪洋炮,雇用外国军官,装备和训练淮军。

  又伙同英人戈登的常胜军,采取先剪枝叶、后图根本的作战方针,攻占太平军苏南根据地。

  在夺占苏州、常州一带之后,积极配合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

  由于认识到自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免于垮台和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与奕诉、曾国藩、左宗棠等一起,推行洋务运动。

  从60年代开始,在上海、苏州创办小型洋炮局,仿西法制炮弹。

  1865年(同治四年)署两江总督,将原办洋炮局分别合并扩充为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制造局,依靠进口原料,雇用洋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制造枪炮、弹药、轮船,用新式武器装备清军。

  1866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赴山东、直隶(今河北)、河南一带剿捻。

  在承袭曾国藩剿捻方略基础上,提出扼地兜剿的战略方针,部署重兵,先守胶莱河,继扼运河,在山东、江苏之间剿灭了东捻军。

  1868年,又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的配合下,集中1余万清军,在直隶、山东之间镇压了西捻军。

  1870年,由于曾国藩的推荐,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朝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鸿章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将洋务运动又推进一步,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开始兴办民用工业,先后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与此同时,利用海关税收购买外国军舰,修造旅顺、威海卫(今威海市)军港,在天津、大连、威海分别设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和水雷学堂,并抽调军官赴德国学习,仿欧式练兵,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编练成北洋海军。

  为早期北洋军阀的首领。

  在外交事务中,一贯主张妥协投降。

  1876年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出卖大量主权。

  1884一1885年中法战争中,主张乘胜而收,以胜求和,与法国签订屈辱的《中法天津条约》(又称《中法新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幻想以夷制夷

  避战求和,结果陷于被动挨打,招致陆军惨败和北洋海军覆没,以全权代表身份赴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后,在联俄制日的思想支配下,于1896年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幌子,出卖我国东北三省主权。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主张镇压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支持东南互保。

  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1901年与奕一起,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德、意、日、美、奥、西、荷、比11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统治,自此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1902年9月病死。

  谥号文忠。

  以上是李鸿章的功过的详细答案,以及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李鸿章功过哪个大,李鸿章功过简介,浅谈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功和过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