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俄国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了,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俄的一切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以及一战时期俄国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一战时期俄国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了,一战中的俄国社会状况,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矛盾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一战时期俄国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了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俄的一切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大战爆发时,俄国的工业尚未转入军事生产,武器弹药不足,军事指挥落后,战线过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高加索,同德、奥匈、保、土厮杀,打的全是消耗战。
1914年8月,俄军在向东普鲁士发起进攻时,被德军打得大败,损兵25万。
1915年,俄军在波兰和喀尔巴阡山脉发起进攻时又遭失败,损兵30万,使德军占领波兰和立陶宛。
1916年的军事行动也未取得实质性结果。
战争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
国内出现了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短缺,工矿企业倒闭,交通运输中断,人民生活必需品奇缺,通货膨胀。
军事费用开支与日俱增,国债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长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
为了向外国订购军火,价值约66亿卢布的黄金储备流往国外,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
战争期间,约1400万青壮劳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使得许多工厂关闭,大片土地荒芜。
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极端恶化,不仅战争的全部负担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大资本家、地主和富农还趁机加紧对工农群众的剥削和掠夺。
1914~1916年,莫斯科地区工人的名义工资虽然增加了86%,但是物价却提高了将近300%,消费必需品价格提高了4到5倍。
因此,沙皇政府同广大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的矛盾特别失锐。
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统治,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宜传和组织下,俄国工人运动迅速高涨起来。
1914年下半年到1916年爆发了2570次罢工,参加人数达150多万,仅1916年就发生了1500多起罢工。
在工人运动影响下,士兵展开反战斗争,前线不断发生士兵开小差,甚至出现整个团拒绝执行作战命令的情况,许多战线上交战双方的联欢活动日益频繁。
仅1916年,逃兵就有150万人之多。
许多地区的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粮食、牲畜和农具,焚烧地主庄园。
被压迫民族也行动起来,掀起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
1916年,在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因征兵发生了几百万人参加的、反对沙皇制度和战争的民族起义。
工人、农民、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和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制度。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俄国革命前提条件的成熟。
以上是一战时期俄国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的详细答案,以及俄国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俄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俄国在一战中的表现,一战后俄国政治,19世纪末俄国社会现实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