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听了谁的政策独尊儒术,如何评价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班固在《汉书·武帝纪》的赞语中曾说:“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是如何推行的,汉武帝听了谁的政策独尊儒术,如何看待汉武帝独尊儒术,简析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历史影响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汉武帝听了谁的政策独尊儒术
如何评价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的赞语中曾说: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做了发挥。
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
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董仲舒认为,为了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因此,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张只提倡儒家学说,其他各家学说,都禁止传播。
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
汉政府在长安设立太学,用儒家的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从这以后,汉朝政府里就有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官。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现在看来,独尊儒术的政策似乎不能逃脱文化专制主义的指责。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文化体制变革的发生,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首先,应该看到的是,儒学在当时已经综合了以往诸家政治文化的有效成分,提出了一套比较合乎国情的治国方法。
比如儒学理论通过当时思想家的精心修补,有益于维护传统的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
其次,儒学崇尚仁政理想,并且可以运用这一理想对统治者的言行形成一定的约束。
儒家有关仁政的政治主张,客观上有助于调整社会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吏治水平。
而且,儒学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
经过汉儒加工改造的天人感应理论,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这一理论有助于强化政治迷信,但也可以利用来批判当政者,修正政治失误。
第三,儒学与其他学说相比,比较重视人的价值,而儒学中庸
的学说,也比较适宜农业民族的心理习惯。
黄老之学有些过于消极,法家学说则显得过于激切。
就中国人传统心理的节奏定式来说,儒学的合理性更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最后,儒学在西汉时期得到发挥的大一统理论,也适应了加强君权和防止分裂的政治需要。
大一统的原则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实行独尊儒术的重大变革,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于学术的自由发展,有限制和遏制的消极作用。
但是,这一变革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了以法为本,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主张教,政之本也;
狱,政之末也,从而为中华民族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以上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是如何推行的的详细答案,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汉武帝因为谁的建议决定实行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积极作用,汉武帝通过什么措施来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利弊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