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以及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和贡献,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和成就,潘季驯第几次治水成绩显著,潘季驯治河中设计了一套堤防包括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
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考中进士。
至四十四年由左少卿升为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和朱衡一起开凿新河,升为右副都御史,不久,因守孝而离去。
穆宗隆庆四年(1570),黄河冲决邳州(今江苏邳县以南)、睢宁(今江苏睢宁)。
潘季驯被起用为原职,第二次治理河道,堵塞决口。
第二年,工程完成,因驱使运粮船只进入新的水急处而沉没了许多,被勘河给事中弹劾而罢去官职。
神宗万历四年(1576)夏天,潘季驯第二次起用,任江西巡抚。
第二年冬天,召任刑部右侍郎。
这时候,黄河在崔镇(今江苏泗阳西北)溃决,黄水北流。
清河口泥沙淤积,整条淮水向南迁移。
高堰湖堤大都溃坏,淮(扬安府)、扬(淮州府)、高邮(今江苏高邮)、宝应(今江苏宝应)地区都成为巨大的水泽。
大学士张居正为此事深感忧虑。
河漕尚书吴桂芳建议恢复老黄河故道,而总河都御史傅希挚打算堵塞决口。
二人意见不一致。
正碰上吴桂芳死了,万历六年夏天,潘季驯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接替吴桂芳,治理黄河。
潘季驯认为黄河故道长久淤塞,即使疏浚恢复,其深广也必定不如现今的河。
建议在崔镇筑堤来堵塞决口。
在距河岸较远的地方,修筑遥堤来预防溃决。
淮水清,黄河水浊,淮水弱而黄河水强,应依靠淮水的清来洗刷黄河水的浊,建筑高堰约束淮水进入清口,以对抗黄河水的强水势。
二水并流,海口自然疏浚。
即使吴桂芳所开的草湾也可不再修治。
此建议被世宗采纳。
第二年冬天,两条河的工程完工。
万历十六年(1588),在给事中梅国楼的推荐下,潘季驯被起用为右都御史,总督河道。
第二年,黄河水突然猛涨,冲入夏镇(今山东微山),毁坏了田地房屋,居民多被淹死。
潘季驯又建筑堤坝堵塞它。
潘季驯共四次接受治河的命令,前后二十七年,不仅熟悉地形的险峻平易,而且连增添建筑堤坝的预防措施,设置官吏和建筑水闸,细到木料石块打桩以及护堤补隙材料,都综合管理得很仔细,从而在整治水患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以上是潘季驯在整治水患方面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和贡献的详细答案,以及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有哪些治疗好的思想,潘季驯河防一览,尧舜禹汤中治理水患最突出的是,潘季驯几次治水成绩显著,简述潘季驯在水利上的贡献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