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本点评

二百五的来源典故

  二百五的来源典故?二百五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个俗语,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关于二百五的来源典故以及二百五的来源典故,二百五的历史典故,二百五这个词的由来,二百五的由来从何说起,二百五的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锦燕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二百五的来源典故

二百五的来源典故

  二百五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个俗语,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

  它也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并且与一个人的死有关,那么二百五的由来与谁的死有关呢?

  二百五的由来与苏秦的死有关,说是苏秦在齐国为相,受人妒忌,派刺客将他刺为重伤,齐湣王面对着淹淹一息的苏秦非常痛惜,发誓要给苏秦报仇,可惜找不到凶手是谁。

  苏秦又用尽最后的力气向齐湣王说出了他一生中无数策划中的最后一个策划,臣死后,你将臣于闹市区行轘刑,然后如此这般。

  轘刑就是车裂,当时的轘刑就是把人用牛车拉成五块,为酷刑之首。

  齐湣王听了苏秦的话后,宣称:苏秦是燕国的间谍,我特别恨他。

  如今他被人刺死,解了我心头之恨,我现在悬赏,谁刺死了苏秦,我奖励给他一千两黄金。

  这个消息发布出去后,没想到,竟然有四个人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杀死了苏秦,四人一起来到齐湣王身边要求领赏,齐湣王说道:苏秦身上只中了一刀,只是一个人下的手,是你们四个当中谁干的呢?四个人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齐湣王说:看来是你们四个人一起干的,我只能把这一千两黄金各赏你们二百五了。

  四个人听了此话都面露喜色,同意了自己就得二百五也行。

  见他们都承认了,便命令手下将这四个人都杀了,为苏秦报了仇,二百五这个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二百五的由来与苏秦的死有关,通过这个典故讽刺那些为了获得不该得到的利益,不辨明情况莽撞行事的人。

250的典故是什么?

  为什么人们用二百五这个数字来形容犯傻的人呢?和其他很多的俗语一样,这里也有个历史典故。

   二百五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

  事情是这样的: 战国末年,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改革,以及历代秦王的不懈努力,终于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

  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引起了东方六国的担忧。

   当时,有个名叫苏秦的谋略家,他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了合纵联盟,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这引起了秦国的仇视,于是就派刺客把苏秦刺杀了。

  临死之前,苏秦向齐王献上了抓住刺客的方法。

   那就是让齐王把自己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并贴出告示,说自己是个奸细,误国误民,死有余辜。

  值得庆幸的是有义士为民除害,杀死了苏秦,现奖励黄金千两,望义士领取。

   有四个人前来领赏,坚定地说自己就是杀死苏秦的英雄。

  这四人来到了齐王的面前,齐王平静地问道:四个人一千两黄金,怎么分?这四个死到临头的人还兴奋地回答说每人二百五十两。

   最后,齐王怒声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都推出去砍了。

  手起刀落,就_样砍出了二百五的称呼。

  这四个自称杀死苏秦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刺客,但是这四个人却让人想起了一句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二百五的说法也从此流传开了。

  来源:小学阅读指导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进言点评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