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编钟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曾侯乙墓编钟是做什么用的? 曾侯乙墓编钟是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以及曾侯乙墓编钟的意义,曾侯乙墓编钟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曾侯乙编钟还是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有何重大意义,曾侯乙编钟是用什么做成的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曾侯乙墓编钟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
曾侯乙墓编钟是做什么用的?
曾侯乙墓编钟是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
共64件,其中钮钟19件,甬钟45件。
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排,分别悬挂在钟架上。
钟架为铜木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呈曲尺形。
钮钟全部悬挂在上层,甬钟挂在中、下层,镈钟挂在下层右面甬钟中间。
木质梁架上满饰黑漆彩绘花纹,两端都套有浮雕和透雕的青铜套,起着装饰和加固的作用。
钟架十分坚固,承受重达2500余公斤的全套编钟,历时2000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
编钟上都有错金篆体铭文,其内容除甬钟正面钲部均为曾侯乙字样外,其余均为有关音乐方面的记载。
钮钟的铭文为乐律名和阶名。
甬钟正面隧、鼓部位(即钟口沿上部正中和两角部位)的铭文为阶名,如宫、商、角、徵、羽等,反面各部位铭文可以连续,记载了曾国与楚、晋、齐、周等地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
每枚能发两音,即隧部和鼓部音,实测音响与铭文标记的音相符。
全套编钟音域十分宽广,共有5个八度,而且有比较完备的变化音,因此,能演奏中外各种曲调,能进行独奏、合奏、伴奏。
演奏时由3个乐工双手各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3个组的甬钟,另有2名乐工,各执一根大木棒,分别撞击下层低音甬钟,配以合声,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曾侯乙编钟,其枚数之多,钟体之大,乐律资料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实属空前,举世瞩目。
以上是曾侯乙墓编钟的意义的详细答案,以及曾侯乙墓编钟是最什么的青铜器,曾侯乙墓编钟是战国时代的,编钟发现于曾侯乙墓的什么事,曾侯乙墓编钟出土于哪里,曾侯乙编钟放在哪里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