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相和大曲和清商乐主要出现在什么时代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22:01

  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相和歌与清商乐各指什么? 相和歌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周代“国风”和战国“楚声” 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相和歌与清商乐的区别与联系,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清商乐是相和歌和什么合流的产物,相和大曲和清商乐主要出现在什么时代,相和歌、清商乐在汉魏六朝的发展历程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

相和歌与清商曲的关系

  相和歌与清商乐各指什么?

  相和歌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周代国风和战国楚声

  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它具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特点。

  最初的相和歌,只是街陌谣讴的徒歌(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与但歌(一人唱三人合的歌唱形式),因此曲式结构比较简单。

  相和歌逐渐发展成与舞蹈、器乐演奏相结合的形式,称为大曲或称相和大曲,著名的《广陵散》、《陌上桑》就是其中的代表。

  后来它又和歌舞脱离,发展成纯器乐合奏曲,叫做但曲。

  相和歌有瑟、清、平三调以及楚调、侧调。

  到了三国魏晋时期,相和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曹操父子十分重视相和歌的整理,曹不还设立了清商署这个专门整理西汉以来旧曲和创作新曲的音乐机构。

  在西晋时,清商署在著名音乐家荀助的领导下从事相和歌的加工改编工作,把相和歌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曹操的《短歌行》(周西)、《步出夏门行》(碣石),曹不的《燕歌行》(秋风)、《艳歌何尝行》(何尝),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置酒)等。

  西晋之后,由于战乱和政权南迁,社会上流行的相和歌大多失传,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清商乐。

  清商乐,也称为清乐。

  它是在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乐种,是对相和歌传统的一种继承。

  吴声就是在江浙地区流行的民歌,西曲

  就是在湖北荆楚地区流行的民歌。

  清商乐中借鉴吴声、西曲的形式,通常是五言四句一曲,较为齐整,也有个别的歌词是由长短句构成的。

  在曲式上,在每一唱段一也就是每一曲的后面都加一个尾声,叫做送或送声。

  比如《子夜》

  送的歌词是持子,《凤将雏》的是泽雉。

  有时除了曲尾的送声之外,在曲的中间有的也用送声,比如《子夜变歌》。

  清商乐中的大曲称为清乐大曲,较之相和大曲有了新的发展。

  清商乐中的题材以反映爱情或离别之情的居多。

  清商乐中的杰出作品有东晋桓伊的《三弄》,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乌夜啼》,南齐檀约的《阳春》等。

  以上是相和歌与清商乐的区别与联系的详细答案,以及清商曲,也叫清商乐,清商乐主要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相和歌与清商乐的联系和区别,相和歌与清商乐的异同,简述清商乐与相和歌的区别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