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式,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8年,到1959年完工。以及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形式,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式,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设计,人民大会堂结构形式,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什么设计思想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式
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8年,到1959年完工。
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面积为171800平方米,中央部分最高46.5米,整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
正门(东门)台阶宽83米,高5米,有12根高达25米的大理石镶嵌的擎天廊柱。
五扇金色的大铜门,正门南北两侧各有与墙色相同的大圆柱18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高悬在正门上方。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
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
24人民大会堂中央部分——万人大礼堂,它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东西进深60米,南北宽76米,高32米,穹隆顶。
万人大礼堂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
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意风。
主席台600平方米,设300个座位,有声、光、电设备。
礼堂顶部有500盏满天星灯和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道光芒,周围有葵花环和三层水波形暗灯槽,一层大于一层。
以上是人民大会堂采取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形式的详细答案,以及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充分贯彻和体现了什么设计思想,人民大会堂设计特点,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特点,人民大会堂结构设计,人民大会堂结构特点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