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颐和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约10公里的地方,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及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形式,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艺术,简述颐和园的布局,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
颐和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约10公里的地方,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
其中北部山地占三分之一,山高约60米。
这里在清代以前就是一处风景名胜,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建为行宫。
从乾降十五年(1750年)起,又大规模地兴建园林,称为清漪园。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侵略军几乎全部破坏,光绪中叶,那拉氏挪用海军建设费二千万两再修复此园,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完成,基本上保持了清漪园的格局,又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十七孔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破坏了一少部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但是万寿山北部的建筑一直没有恢复原状。
颐和园在利用建筑体量和布局的不同创造和谐统一的园林效果方面,有较高的成就。
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以布局对称、色彩富丽和体量庞大成为全园的重心。
为了取得和谐的呼应,对面桥头的八角亭和十七孔桥也采用了硕大的体量。
除这两部分外,其他建筑的体量都较小,布置尽量灵活,使全园在统一中又蕴藏着丰富的变化。
同时,在选地方面,主要以能取得优美的对景为标准。
对于以欣赏内部景色为主的建筑,尽量布置于平地、山坳或水洼。
但是需要远眺的建筑,则布置在视野较开阔的地点。
以上是颐和园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样的布局形式的详细答案,以及颐和园的大体布局是怎样的,颐和园的概况和布局形式,颐和园总体布局特点,分析颐和园的布局和构景特点,颐和园的布局和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