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草书书法,文徽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仲,因为长辈是衡山人,所以号衡山居士,后世称为“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州(现在的江苏苏州)人。以及隶书衡山碑,衡草书书法,衡山毛笔草书,衡山毛笔行书,衡字行书和草书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衡草书书法
文徽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仲,因为长辈是衡山人,所以号衡山居士,后世称为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州(现在的江苏苏州)人。
享年90岁,曾经担任翰林待诏。
文微明的诗宗法白居易、苏轼,文章受业于吴宽,书法学习李应祯,绘画学习沈周。
在诗文方面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方面他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
文徵明出身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极其的不顺利,虽然满腹经纶,但是一直到53岁他仍然没有考上秀才。
后来被工部尚书推荐到京城任职,却只被授予了一个微贱的职位,并且还要受到同僚的嫉妒和排挤,于是就在打了三次辞职报告之后,在57岁那年辞官回到苏州定居,从此专心于书画。
晚年的时候文微明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书画的人甚至将门槛踏破,他年近9岁的时候,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写墓志铭,还没有写完就拿着笔端坐着死去。
文徵明书法刚开始学习的是李应祯,后来广泛学习前代的名迹,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方面都有不俗的造诣,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
文微明的书风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然没有雄浑的气势,却具有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他的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相呼应,有明朝第一的称呼。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徽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文微明的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等,书作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还著有《莆田集》。
以上是隶书衡山碑的详细答案,以及衡山 书法,衡楷书书法,衡字行书书法,书法家衡山,独坐敬亭山书法隶书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