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的诗歌风格,“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以及初唐四杰对扭转初唐诗歌风格的贡献,初唐四杰的诗歌风格,初唐四杰开创了什么诗风,初唐四杰诗风特点,问题一:初唐四杰之前,诗歌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初唐四杰的诗歌风格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
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
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其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
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
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官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以上是初唐四杰对扭转初唐诗歌风格的贡献的详细答案,以及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影响,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特点,初唐四杰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初唐四杰对唐诗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贡献,初唐四杰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怎样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