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麓川之役失败的后果,三征麓川之战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15:53

  麓川之役失败的后果,“麓川之役”的详情如何?“麓川之役”是指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军平定云南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宣慰使思任发叛乱的战争。以及明征麓川之役,麓川之役失败的后果,二征麓川之战,三征麓川之战,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麓川之役失败的后果

麓川之役失败的后果

  

  麓川之役的详情如何?

  麓川之役是指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军平定云南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宣慰使思任发叛乱的战争。

  明朝建立后,在麓川地区设置军民宣慰使司,以其地部族首领为宣慰使。

  英宗正统二年(1437)十月,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叛变。

  至五年七月,被镇守在云南的黔国公沐昂率军平服。

  思任发不得已,进贡谢罪。

  十二月,英宗让文武大臣讨论麓川之事。

  大学士杨士奇等认为不必大兴问罪之师,麓川地方不过数百里,只要派军驻屯,且耕且守即可。

  侍讲刘球也上疏请罢兵。

  但其时宦官王振专权,一意孤行,决策派兵征讨。

  兵部尚书王骥逢迎其意,也主张用兵,于是麓川之役再起。

  正统六年(1441)正月,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四川、贵州、湖广、南京兵十五万,征讨麓川。

  十二月,思任发渡江逃往缅甸,王骥等班师。

  七年十月,英宗又命蒋贵、王骥征麓川,明军深入高黎贡山,大败叛军,思任发又逃脱,明军班师回朝。

  思任发到处躲藏,后来为缅甸人所擒。

  十一年十二月,缅甸将思任发交给明军,斩首献于京城。

  思任发之子思机发屡屡遣使入贡谢罪,国内也都想息兵安民,但王振却要尽灭其种类,十三年春,又派王骥等人率兵十三万前去征剿。

  十月,明军到达金沙江,思机发率军列栅于江西以拒,明军乘木邦(土司名,一作孟邦、孟都,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及缅甸宣慰司船二百余艘强渡,突破其防线,大败之。

  追至孟养(今缅甸孟养),再败之于鬼哭山等寨,思机发不知所向。

  但不久,思任发少子思禄复拥众为叛,重新占据孟养。

  王骥以明军久战疲乏,且叛军难平,遂与思禄订约,答应让他管理部众,居于孟养,于是罢兵。

  麓川之役,耗时十余载,西南为之骚动,劳师无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以上是明征麓川之役的详细答案,以及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