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隋朝的中央官制,隋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15:30

  隋朝的中央官制,隋朝朝廷官制结构是怎样的?《隋书·百官志》上说:“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以及隋朝朝廷官制结构是怎样的形式,隋朝的中央官制,隋朝中央官制度是什么,隋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隋朝官制结构图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隋朝的中央官制

隋朝的中央官制

  

  隋朝朝廷官制结构是怎样的?

  《隋书·百官志》上说: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

  ……朝之总务,总归于台阁。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隋朝所建立的是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及尚书省六部为核心的朝廷机构。

  尚书省管理全国政务,犹如总理衙门。

  下设六部,事无不总。

  其最高首长尚书仆射(正二品)二人,在三省长官中实际上是真正的宰相

  (隋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一职最初是秦代设立的,到了汉代,其地位不断提升,增加为六曹,并称为尚书台,到三国两晋之时,又独立于少府,改名尚书省,成为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机构,但在隋代之前,其机构设置与官吏配置一直没有稳定和规范化。

  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正三品)二人。

  门下省是负责审查政令及封驳的,其首长为纳言(即侍中,亦正三品),也是两

  人。

  门下省来源于秦代的皇帝侍从官,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称为

  门下省,但宫官性质十分浓重。

  直到隋文帝时才使其规范化。

  隋代内史省和门下省虽然与尚书省分工明确,但由于仍属御用机构,尚未与尚书省组成正式的三省制。

  除此之外,御用机构还有秘书省和内侍省。

  另外二台、二寺所掌也与行政有关,即御史台,掌监察;

  都水台,掌水利;

  国子寺,掌学校;

  将作寺,掌建筑。

  总之,隋文帝在前代官制的基础上对官制做了适当的调整,使各官职的职权进一步明确和专业化,特别是其三省六部制被后代各朝沿袭,变更较小。

  以上是隋朝朝廷官制结构是怎样的形式的详细答案,以及隋唐中央官制的历史作用,隋唐时期中央官制,隋唐以前的用官制度,隋朝的官员制度,隋朝创立的中央官制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