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什么贡献,为什么说唐代鉴真和尚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曾为大明寺住持,为弘扬佛法,他毅然接受了东渡日本的邀请,历尽艰险,终于在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第六次东渡成功。以及鉴真和尚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贡献,高僧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什么贡献,鉴真和尚对中日关系做出了什么贡献,鉴真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吗,鉴真和尚在日本的地位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高僧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什么贡献
为什么说唐代鉴真和尚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曾为大明寺住持,为弘扬佛法,他毅然接受了东渡日本的邀请,历尽艰险,终
于在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后,病故于日本奈良,终年76岁。
1963年,在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坐落在大明寺内的鉴真纪念堂奠基,1973年建成。
纪念堂的建筑,表现了唐代扬州寺院风格,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
鉴真是江阳县(今扬州)人,生于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他14岁出家,游学长安、洛阳等地,具有佛教、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方面的深湛素养,中年为大明寺住持,传戒授律,兴建寺塔,成为淮南有名望的高僧。
自天宝元年起,鉴真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并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目染疾失明。
天宝十二年(753年)时,日本国遣唐使团再度来扬州延请鉴真东渡传律。
是年鉴真一行出发,两个月后抵日本秋妻屋浦。
次年二月进京奈良,入东大寺安置。
不久,即设坛受戒。
自此,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
鉴真因此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两年后唐招提寺落成,成为日本出家人研习律学的场所。
年近古稀的鉴真,终日忙于开坛受戒,营建唐招提寺,以及冗杂的佛事活动,在763年寂化于日本。
鉴真和尚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文学、医学方面的建树及影响,也是极为显著的。
作为中日文化血缘缔结纽带的不朽人物,鉴真和尚永远值得中日两国人民怀念,他的献身精神至今仍被中日两国人民崇敬。
目前鉴真纪念馆晴空阁内陈列有鉴真东渡日本史迹和中日书法家、画家的墨宝作品。
堂前庭院中,有长明石灯笼一幢,系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第八十一世森本孝顺长老所赠,森本亲自点燃灯笼,并与大明寺方丈能勤法师共栽两株日本八重樱。
正殿面积537平方米,高度5.24米,面南五楹,环以檐廊。
中堂须弥座上供
奉鉴真干漆夹像,此尊坐像是扬州工匠艺人用扬州传统工艺结合现代艺术临摹日本国宝鉴真像精心塑造而成。
像前放置着日本天皇所赠的铜香炉。
以上是鉴真和尚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贡献的详细答案,以及唐朝时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鉴真和尚是我国出使日本最早的使者,鉴真和尚为什么要东渡日本他有什么贡献,由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创建的日本著名寺院是,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主要贡献等生活问题中的小常识,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锦燕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锦燕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