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燕网

四川郫县望丛祠,郫县望丛祠

来源:百度 时间:2022-10-12 10:40

  四川郫县望丛祠,郫县望丛祠门墙上的“功在田畴”四字作何解释?郫县望丛祠是祭祀望帝和丛帝的祠宇,而望帝和丛帝据称是教蜀民从事农桑的两个国王,因此后人公认他们二人是“功在田畴”。以及郫县的望丛祠景点描写,四川郫县望丛祠,郫县望丛祠简介,郫县望丛祠图片,郫县望丛祠简介700字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四川郫县望丛祠

四川郫县望丛祠

郫县望丛祠门墙上的功在田畴四字作何解释?

  郫县望丛祠是祭祀望帝和丛帝的祠宇,而望帝和丛帝据称是教蜀民从事农桑的两个国王,因此后人公认他们二人是功在田畴。

  史书载,蜀人原是陇西高原古羌族的一支,以游牧为生,他们沿岷江南下来到成都平原后,才开始由牧转农。

  史称蜀王鱼凫田于湔山(今都江堰玉垒山一线山脉古称湔山),说明鱼凫是最早开始转向种田的。

  蜀人在蚕丛时代是居岷山石室,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

  只有到了鱼凫王猎至湔山,发现那里有定居务农的条件,于是组织族人种田。

  鱼凫死后,蜀人思之,为立祠,礼出于湔,这大概是四川川最早的一座鱼凫祠,其遗址在今彭州市海窝子太平寺。

  杜宇号称望帝,移治郫邑,教民务农。

  杜宇时代,蜀地农业有了大的发展,以致影响到巴、荆一带,史称巴人亦服其教而力务农。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荆人鳖灵才随水上(溯)至郫与望帝相见。

  鳖灵懂水性,时蜀地大水,望帝不能治,乃拜鳖灵为相,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

  鳖灵治水有功,望帝把王位禅让给他,说明望帝对农业十分重视。

  望帝死后还化作杜鹃,才有杜鹃啼血的故事,正好说明了杜宇在发展蜀地农业生产方面是死而后已。

  鳖灵的开明王朝,在开拓农业生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所以到开明九世时才把都城迁到成都,说明此时蜀地农业已从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发展到中心地带。

  故后人把成都平原农业开发的首功记在望丛二帝身上是有道理的。

  以上是郫县的望丛祠景点描写的详细答案,以及更多有趣的生活知识尽在本站的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