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本点评

怎么来养殖泥鳅呢

  怎么来养殖泥鳅呢?关于怎么来养殖泥鳅呢以及怎么来养殖泥鳅呢,怎么来养殖泥鳅视频,怎么来养殖泥鳅赚钱,怎么养殖泥鳅一点,怎样养殖泥鳅等问题,锦燕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怎么来养殖泥鳅呢

怎么来养殖泥鳅呢

  第一、放养前准备。

  1、建塘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

  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养殖场周围要安静,水质要好没有污染,每亩池塘要配有1台增氧机,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鼠网。

  2、清理池塘: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

  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3、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第二、放养泥鳅苗。

  1、选泥鳅苗: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厘米-4厘米长的泥鳅苗。

  运到池塘边之后,用食盐水淋一遍鱼种,再放养。

  2、放养密度: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

  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第三、养殖管理。

  1、投喂饲料:在投放泥鳅苗之后,要在池子边放6个专门装泥鳅饲料的桶,每个桶里装10斤泥鳅专用膨化类饲料,连续投喂3天将桶里的饲料用完后再次装10斤饲料继续投喂。

  投喂时间要在早晨7点至8点之间。

  每亩池塘要设置2台投饵机。

  2、水质管理: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

  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

  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3、预防疾病:每隔一定时间要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泥鳅得病几率就会减少。

  第四、养殖时要注意的问题。

  1、购买泥鳅苗的时候,要严格把关质量,以免放养后出现意外情况。

  运输会来的泥鳅苗要先消毒再放养。

  2、养殖泥鳅时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加养殖密度,这样容易引发泥鳅病害。

  3、池塘里定期施肥培育出各种天然饵料,可以减少一些买饲料的钱。

  4、每个时期的泥鳅价格都不一样,因此,要选好上市的时机。

泥鳅怎么养?

  泥鳅养殖: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

  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

  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

  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

  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

  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

  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

  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

  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

  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

  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

  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

  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

  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

  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扩展资料:

  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圆,后段侧扁。

  眼小,口下位,唇发达,口须5对。

  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园形,基部有一园形黑点。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体色一般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

  腹部颜色较浅,体表沾液丰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泥鳅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进言点评网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